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

原标题: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

粮仓中,粮食麦粒颗颗饱满。安全夏收以来 ,向更安徽省固镇县种粮大户王汉经常接到外地电话 。高层“河南  、次跃山西 、粮食贵州 ,安全都是向更粮贸公司的老客户要来收粮 。”王汉掰着手指头算起账  ,高层有要1500吨的次跃,有要3000吨的粮食,好粮不愁卖  。安全

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

农业强国是向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 。14亿多人口的高层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只有农业强起来 ,次跃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  ,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农业强,首要是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必须强 。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端稳中国饭碗 。面对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必须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数量质量一起抓、生产生态一起抓,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推动粮食安全稳步向更高层次跃升。

——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既重数量 ,更重质量。

“120亩地,亩产1400斤 ,赶在蜡熟期收上来的小麦,籽粒软硬适中 ,品质好着呢!”山东省兰陵县远望家庭农场负责人颜秉群说 。

技术到田 ,支撑稳产提质 。颜秉群说,“手机上150多人的农技指导群里 ,有不少技术指导员 ,孕穗拔节、浇水追肥 ,关键节点有啥疑问,可随时连线专家 。”

为提升小麦质量 ,兰陵县在大田里安装了60余处病虫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通过虫情测报灯等装置,应用实时监控物联网技术 ,自动诱虫杀虫 ,借助虫情变化趋势分析 ,实现精准施药 。”兰陵县农技中心主任吴汉花说。

从种到收,每一环都关系到丰收成色。今春 ,中央财政下达小麦“一喷三防”补助资金16亿元,支持河北、安徽 、山东、河南等22个小麦生产省份 ,在小麦生产中后期开展病虫害防控 ,促进保大穗、增粒重 、提单产。

夏收旺季 ,应对天气变化  ,农业农村部指导各地根据小麦成熟度、收获进度及天气变化,科学调度机械抢收 ,及时烘干晾晒 。

今年,实施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农业农村部加快整合良田 、良种、农机 、农艺等各方面优势资源 ,集成运用整套增产技术模式 ,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农户运用高产品种,推动大面积提高单产尽快见效 。

——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既重产量,更重产能。

提产能关键还是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  。

608.7公斤 !前不久  ,“蜀麦133”实收亩产创成都市小麦最高单产新纪录 。这个品种,是去年唯一在长江上游冬麦区以高产类型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新品种。

稳产增产的密码  ,源于好种子。“‘蜀麦133’不仅抗条锈病、抗赤霉病,还抗穗发芽 、抗干旱,能够实现在多样复杂生态区和极端天气频发情况下稳夺高产。”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教授伍碧华介绍。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也是夏季粮油的重要组成。重庆潼南  ,成功培育的“庆油8号”,含油量高达51.54% ,实现了“两碗菜籽可榨出一碗油”。江苏盐城,由中国农科院选育的盐碱地油菜新品种,机收实产每亩达323.87公斤 ,创盐碱地油菜高产新纪录。

展开全文

农以种为先。新时代十年来 ,我国着力推进种业振兴 ,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目前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今年 ,我国新审定通过197个小麦新品种 ,一大批高产优质、绿色抗逆、专用特用的“种子选手” ,为粮食产能提升进一步擦亮种业“芯片”。

稳产增产的密码,还来自耕地。“三夏”大忙,湖北应城一块块高标准农田间 ,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旱季可以引水灌溉,汛期可以排水防涝 。”黄滩镇新垸村党支部书记田洪说,“地好 、人勤、顺农时,多打粮食!”

近期,“国家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化示范区”落户河南省安阳县。安阳县副县长冯玉纯介绍 ,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加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节水 、节肥 、节药效果明显,农业生产更加高效 ,有利于推动粮食产量稳中有升 。

夯实“耕”基,筑好粮仓。到去年底 ,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超过七成落在13个粮食主产省份 ,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0%至20% 。随着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入实施 ,我国粮食产能基础更加坚实  。

——粮食安全向更高层次跃升 ,既重生产 ,更重生态 。

“1000亩小麦、油菜收割完,秸秆当场粉碎还田。多翻几回,秸秆腐解会更均匀。”安徽省南陵县三里镇牌楼村 ,海朋水稻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高希武说 。

相隔不远的田间 ,紫云英种子深翻入土沤肥之后 ,开始水稻直播  。“草籽种3年 ,废田变肥田。别看籽小,用来当绿肥效果很好。”高希武算过账,一年下来,每亩田能减少尿素用量20公斤左右。

良种良法配套 、农技农艺融合 ,农业绿色底色更加鲜明。夏收期间 ,南陵县共有60万亩耕地实现秸秆还田。利用水稻播种前的“空档期” ,推广田间轮作紫云英 ,有效改善土质,提高肥力。目前  ,南陵县紫云英种植面积已达23万亩,种子销量占全国25%。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强调要“加快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技术推广应用”。确保粮食生产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生产生态一起抓。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持续打造16.5万亩“吨半粮”核心区,组织揭榜主体 、专家团队每半月对作物长势、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数据进行调度会商 ,制定科学高效方案,建立全年作物生长数据库 ,形成可复制推广的高产创建技术方案 。江西省奉新县 ,测土配方施肥服务系统实现全覆盖  ,农民通过手机应用软件 、短信息等方式,就可查询全县范围内指定地块  、指定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方案。

绿色是农业底色 ,生态是农业底盘 。从推进化肥多元替代 ,到集成应用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各地加快推进生产方式全面绿色转型 。目前,我国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现连续6年保持下降趋势 ,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超过41%,“十四五”时期,我国优质粮食增加量将年均增长10%以上。

新征程上 ,把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扛在肩头,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我们定能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筑牢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