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剩月饼+肥猪肉做的小吃,却名列广东“四大名饼”,你爱吃吗?

原标题 :用剩月饼+肥猪肉做的四大名饼小吃,却名列广东“四大名饼” ,用剩月饼你爱吃吗 ?

“小饼如嚼月,肥猪中有酥和饴”  ,名列临近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广东许多人家也纷纷开始准备起了月饼 ,爱吃一半当做节礼 ,四大名饼一半则留着和家人分享食用。用剩月饼

但这月饼互相送来送去的肥猪 ,一个节过完家里的名列月饼反倒是越来越多 ,即使月饼再香酥可口吃多了也难免会腻 ,广东最终成为了一种“甜蜜的爱吃负担”,而对于这些剩月饼,四大名饼广东人是用剩月饼最懂得如何处理加工 ,变“剩”为宝的肥猪 。

在广东,有一种名为“鸡仔饼”的特色点心 ,它也是广东的四大名饼之一 ,而这鸡仔饼最初就是用这剩月饼做成的小吃。据说在清朝咸丰年间广州当地有五大家族,而这五大家族之一的伍家主人名为伍紫垣 ,他临时接待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碰巧的是当日主厨不在 ,伍紫垣便吩咐了家中的婢女小凤来准备一款广东点心以给客人食用。

小知识:广州四大名饼分别是:老婆饼、杏仁饼、盲公饼、鸡仔饼

可家中用来制作点心的材料也并未准备齐全 ,当时正逢中秋前后 ,小凤急中生智便到所属主人产业的成珠茶楼那里 ,将常年储存的惠州梅菜和五仁馅的月饼取回去一起捣碎搓烂,再加上用糖腌过的肥猪肉丁,放入盐和其他一些香料混合拌匀,包裹上饼皮揉捏成丸型后压扁 ,最后放进烤炉里烘烤至金黄酥脆 。

展开全文

这烤好的小饼在献给客人品尝后,客人被这饼独特的香酥口感,以及甜咸兼具的滋味深深吸引住了 ,表示很是喜爱并问这小饼叫何名 ,因此饼是由小凤制作而成的,伍紫垣便说这饼为“小凤饼” 。

小凤饼就此流传了下来 ,但还并未成为广州当地的名饼 ,大约在半个世纪后 ,成珠茶楼原本因中秋节准备的大量月饼竟滞销了,制饼的师傅就想到了小凤饼 ,就大胆的将剩下的月饼混合上猪肉 、菜心制成馅料,又加了南乳、蒜蓉、五香粉 、胡椒粉等调味料 ,烤出了滋味更为浓郁鲜香的小凤饼 ,故而这“成珠小凤饼”一经出售就好评如潮 ,一跃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点心,名声也就此传出。

后来,小凤饼因外形很似雏鸡,而且这鸡在人们眼中也是凤的原型,所以就又给这小凤饼起名为鸡仔饼。鸡仔饼听着只是用剩月饼翻新的产物 ,但它能得到最会吃的老广们的认可 ,那一定是有它独特的魅力在其中。

先说说用月饼的妙处,五仁馅月饼是我国月饼界的经典之作  ,集结了花生 、芝麻、瓜子仁 、核桃 、橄榄仁这些很是鲜香的坚果仁,鸡仔饼有了它们就不会缺香味,而且月饼的酥皮本是酥中带软但经过一番烤制后彻底变为很多人都喜欢的酥脆口感。

另外 ,别小瞧了鸡仔饼里加的猪肉,是专门取的猪背上最为厚实的一块肥膏,切成小丁后要用白糖和烧酒共同腌制数天,让易腻的油脂渐渐渗出来 ,剩下的才是精华,这腌好的肉雪白莹润如冰 ,故取名为“冰肉” ,将它混入馅料里,在烘烤后肉的油脂香气慢慢在饼中扩散开来 ,鸡仔饼至此也才算是有了灵魂 。

再加上南乳的咸香 、蒜蓉的辛香、蛋黄的鲜香,使鸡仔饼的香味很富有层次感,甜中带咸 ,耐人寻味,越嚼越香,配上茶水一起食用更佳,茶的清香刚好化解去了鸡仔饼的那一丝丝油腻感 ,只会让人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鸡仔饼在广州当地人的心中是有很高的地位的 ,几乎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它既是童年的回忆 ,也是老广州的味道 。但对于初尝鸡仔饼的外地人来说 ,可能多少会有些吃不惯,觉得这点心不甜不咸的 ,还有一股蒜味  ,而且也不太能接受里面的冰肉 ,吃一两块就腻了。

不过 ,还是很建议大家能到广州的老式饼店里去尝一尝正宗的鸡仔饼,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说不定多吃几次就会深深爱上。另外,如果有很喜欢吃鸡仔饼或是对它比较感兴趣的朋友,但又不方便亲自去广州的,也可以在中秋节前后自己在家尝试做鸡仔饼,刚好也能换一种方式消灭掉多余的月饼 。